浓浓的上海乡音,满满的“海派欢乐”,2024《笑林盛典》共话海派喜剧传承

2024-11-19 05:45:18 admin


2024年,海派欢乐一部《繁花》让观众们体会到了上海话的浓浓魅力。方言本身是海乡海派文脉,是音满腔调,也是笑林喜剧情感寄托。龙年春节,盛典上海都市频道于2月12日19点推出2024《幸福都市·笑林盛典》晚会,共话以“上海的传承笑声”为主旨,联合上海滑稽剧团,海派欢乐用浓浓的浓浓乡音,为沪上观众们送上满满的海乡海派“海派欢乐”,并通过缅怀先辈、音满复刻经典,笑林喜剧共话海派传统艺术的盛典传承与发扬。


“上海的共话笑声”不停歇


今年的《笑林盛典》,演员阵容由上海滑稽剧团老中青三代演员担纲:龚伯康、钱程、陈国庆、小翁双杰等老一辈艺术家,携张晓冬、阮继凯等青年演员同台亮相,为观众带来众多经典滑稽戏作品。

晚会开场,演员们首先表演了方言滑稽代表作《十三人搓麻将》。随后,《好“孕36计”》《哎呦爸爸》两部滑稽作品相继上演,两部作品以家庭琐事为支点,在引人发笑的过程中引导观众思考物质生活变迁下的利益抉择、关爱独居老人等社会话题。

“独脚戏、滑稽戏是我们上海喜剧舞台的‘土特产’。随着《繁花》的热播,大家都开始喜欢上海话演绎的作品。我们作为上海本土文艺工作者,用上海话演绎本土‘特产’,更接地气,也更受大家欢迎。”钱程表示,《笑林盛典》举办了好多年了,对弘扬海派曲艺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滑稽戏来自民间,也根植于民间,包括演员在内的所有滑稽戏创作者们,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要认识到滑稽戏所代表的海派语言艺术价值,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传承、推广滑稽戏的工作中。


追忆大师,尊重传承


今年的《笑林盛典》还特别邀请了两位大师的家人和上海滑稽剧团的五位“双字辈”艺术家——吴双艺、翁双杰、王双庆、童双春和李青的家人及弟子,听他们讲述大师的生平事迹,并观看了大师生前的表演、生活影音资料,大家共同探讨传承、弘扬滑稽戏的举措。

作为姚、周两位大师的第三代弟子,小翁双杰回忆起了自己四十多年前的拜师趣事。他提到,拜师的地点是在自己家里,他还特意做了一桌“谢师宴”。“老师到来后,弄堂里外、房前屋后的窗户都挤满了人,大家都来看他的风采。那景象,比现在年轻人追星还热闹。”几位滑稽戏演员还集体登台,复刻表演了大师们的经典作品《满园春色》,再次勾起了大家对老一辈艺术家们的追忆。

“今天这个《满园春色》的片段是向老一辈致敬。随着一代代演员的成长,我们一定懂得要尊重,尊敬长辈、尊敬老艺术家,这样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才是在这个根上成长的,不然就变成别的‘品种’了。”小翁双杰说道。


“繁花”未落,乡音难舍


本次《笑林盛典》上,年已耄耋的说唱艺术家龚伯康携手阮继凯、小小说唱家吴晟德组成老年、青年、儿童“三代合一”组合,给观众们带来说唱新作《上海说唱联唱》。该作品取材于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浪潮勃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与本地居民互帮互助、共赴美好生活的一系列故事,唱法、唱腔则脱胎于《金铃塔》,将传统曲艺与现代叙事巧妙结合,重新赋予了沪语说唱曲艺新的表现形式,真切彰显了“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

对于这样的创新,龚伯康表示,现在很多小朋友不会讲上海话,希望可以通过前辈、老师的辅导来带动他们重视上海话,带动沪语文化不断发展。自己还要演唱更多的上海说唱作品,为推广上海话尽心尽力。

《繁花》让上海话重放光彩,也说明观众需要更多的上海话作品来讲述这座城市的故事,《笑林盛典》让观众看到上海滑稽戏的文艺创作者正在推陈出新,用一个个新作品展现上海这一方水土孕育的文化,传递这座城市的鲜明气质与多元魅力。(记者 吴翔)


  • 文章

    1

  • 浏览

    288

  • 获赞

    6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