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叙事——何多苓的绘画” 在时间线上跨越时间

2024-11-18 22:57:33 admin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肖颢 通讯员 夏梓 符坚

何多苓在展览现场

《雪雁》

《带阁楼的走进房子》

《野园》

《人在春山外》

“非叙事——何多苓的绘画”展览正在湖北美术馆展出。

展览给想要了解何多苓创作理念的非叙观众提供了一次相对全面且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展览作品既涵盖了四十年来首次展出的事何上跨《我们曾唱过这支歌》等早期代表作,又包括《没有我们的多苓的绘世界》等正在进行的最新系列。

湖北美术馆于近日举办媒体导览活动,间线间艺术家何多苓与策展人蓝庆伟现场讲解。走进

何多苓不同系列作品所跨越的非叙时间藕断丝连,往往需要研究者格外具有剥茧抽丝的事何上跨耐心,而对于展览“倒叙”的多苓的绘排布呈现,观众或许很难不生出,间线间带着“二号三号展厅的走进解答”重返一号展厅的兴奋与冲动。

“没有我们”的非叙创作空间

从一号展厅、二号展厅,事何上跨再到三号展厅,多苓的绘展出作品离今天越来越远。间线间一号展厅主要展出何多苓2000年以来以及最新的创作。

绘画语言具有叙事的功能,但何多苓的绘画往往超越了“叙事”。策展人蓝庆伟介绍展览名称“非叙事”时强调,“非叙事”更自我、更真诚、更宽泛,更贴近精神的永恒性,也更能跨越时间。

何多苓身上有很多“超越”,再例如初见何多苓的观众,面对眼前身姿挺拔、文质彬彬的艺术家,完全无法想象他已有76岁;例如一号展厅中天际线与地平线的相互“超越”。

在“近黄昏”“原上草”等系列作品中,天际线与地平线不断变化、模糊,甚至完全被忽略。“乍看作品里的草杂乱无章,其实它呈现了草木在阳光下的生长规律,是一种天然的排布。”蓝庆伟解读道。

草木之外,一号展厅有一个相对独立的U型墙,这面U型墙及展示的画作、速写、草图等共同呈现了何多苓的工作状态,取名为“何多苓工作室创作现场”。而这也是此次展览的特色,使观众获得更多走进何多苓的新路径。

在这处“工作室创作现场”,观众可以发现,“画女人、画风景”这么多年的何多苓开始画动物并非偶然。

站在自己于20世纪60年代所画的动物图谱及近年来创作的动物系列前,何多苓介绍了他对于“没有我们的世界”的想法。“我想表现一种生命的平等性,通过动物来体现。动物之美,跟人类之美、植物之美,是完全平等,完全一致的,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到这一点。好像我们小时候会去动物园,关心动物,但是年龄一大就只看人了,我不愿意这样,我愿意看到别的东西,所以我画了‘我们之外的世界’。”

为《带阁楼的房子》作画

为“普希金”做模特

诗人歌与文人画时常被何多苓及其画作的评论人、策展人反复提及。观众在一号展厅看见《玉阶空伫立》《江上数峰青》,也在二号展厅遇见何多苓最想一直带在身边的作品——《带阁楼的房子》。

《带阁楼的房子》创作于1986年,是何多苓根据俄罗斯著名作家契科夫的同名小说创作的连环画。小说呈现出一个画家的苦闷经历,也暗合了当时的何多苓力争做一位画家的强烈想法。“这篇小说是大概在我20来岁开始阅读的,一接触就迷上了。我把书中这位画家的生活当成我自己的一段历史来处理。它就是一个我的学院派技术和我看到的俄罗斯风格,以及我个人对契诃夫的迷恋的一种结合。”

在《带阁楼的房子》一旁的墙面上,印着小说《带阁楼的房子》的节选,观众可结合观看,找一找“你在哪儿啊”的米修斯,找一找“八月间一个忧郁的夜晚”。

二号展厅里除了契科夫的小说,还有何多苓关于“俄罗斯森林”的创作,这其中有以他自己为模特,创作的另一位俄罗斯著名作家的肖像,名为《俄罗斯·黄金时代·普希金·自由》。

最为完整的一次展出

对于大多数的观众而言,对何多苓最初的印象来源于“伤痕美术”“乡土现实主义”,如《春风已经苏醒》《我们曾唱过这支歌》《雪雁》等载入美术史的经典之作。幸运的是,何多苓创作于1980年的《我们曾唱过这支歌》四十余年来,通过“非叙事——何多苓的绘画”展览,首次对公众展出。在《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一书中,作者吕澎曾评价“在这幅闪烁着迷蒙的红色调子的油画里,何多苓的那种忧郁的抒情主义倾向已经初显端倪”。

经过湖北美术馆的努力,《雪雁》得以从中国美术馆,以及林正画廊等机构最大限度的借出,“所以这一次所呈现出来的虽然不是全部,但是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完整的一次。”策展人蓝庆伟介绍。

《雪雁》是1984年何多苓根据作家保罗·加利科同名小说绘制的一套连环画,讲述了在1940年,英国北部沿海的一座废弃的灯塔里,驼背画家菲利普与女孩弗丽丝因拯救一只受伤的雪雁而相识、相知到最后因为二战而相离的悲情故事。“如果这个故事没有人讲出来,也就默默无闻地从此消失了。但实际上,这样的题材我很喜欢,于是我就找了一些素材,然后在自己的想象中完成了在英国北部海岸线上的,关于两个人和一只鸟之间的小小故事。这个作品我差不多花了1年时间,一共36幅。”何多苓回忆道。

从一号展厅到三号展厅,初尝是一种时间的倒叙,将艺术家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缀其间,但其实是以“非叙事”的声音呈现何多苓在艺术创作中,不间断地,关于自然、人、诗与文学的“个人化”叙述。策展人蓝庆伟表示,“希望大家从一号展厅带着疑问出来,‘回溯’二号展厅和三号展厅时,慢慢获得解答,最后再次回到一号展厅时,有不一样的感触。”

该展览将展至4月14日,市民及游客可前往免费观展。

友链


  • 文章

    47457

  • 浏览

    7

  • 获赞

    3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