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沓中阴平道”是什么地方?古代蜀道系统的介绍!

2024-11-18 20:24:11 admin

  “沓中阴平道”是沓地方的介什么地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中阴

  “沓中阴平道”并非是平道一处名称,而是什蜀道绍两个不同的地方。“沓中”为汉末三国时期的古代一处地名,因蜀汉集团的系统名将姜维,在此驻军屯田而得以名传后世;“阴平道”为古代秦蜀之间的沓地方的介交通要道。三国末期,中阴在曹魏发起灭蜀之战中,平道曹魏名将邓艾,什蜀道绍自阴平道绕过了蜀汉的古代防御一线“剑阁关”,奇袭成都覆灭了蜀汉政权,系统阴平道也自此得以享誉后世。沓地方的介

image.png

  由于“阴平道”北起陇右地区的中阴临洮,南至蜀地的平道阴平,途径沓中,在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魏延、姜维等人的多次北伐之役,均由沓中的阴平道出蜀,进入凉州地区与魏军作战。尤其是三国末期,姜维更是驻军于沓中地区,意图时机成熟之后出阴平道平定凉州。所以,后世在论及阴平道时,多以“沓中阴平道”为名。笔者结合史料,对“沓中”及“阴平道”进行一个简单的考辨。

  沓中;

  三国后期,姜维自诸葛亮之后扛起了北上伐魏的大旗。不过,姜维初期的北伐行动,受到了蒋琬、费祎等重臣的限制,多次北伐都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费祎被诈降的曹魏官员杀害后,姜维才得到了真正的控制权。姜维自主的第五次北伐在洮水西岸取得了大捷,紧接着第二年便在段谷遭遇了惨败。自此,姜维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与威望一落千丈,再加上朝廷中宦官黄皓擅权。姜维被迫无奈之下,于蜀景耀五年(公元262年)率部躲进了“沓中”,以屯田养兵为名,行消灾避祸之实。然而,沓中也成了姜维人生当中,享受最后片刻安宁的地方。

image.png

  那么,沓中究竟在如今的哪里呢?关于沓中的具体位置,在不同是史料中有不同的指向。

  “沓中”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但是,该书对其具体位置却没有明确标注。而根据《晋书》中的记载,“沓中”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该书载,秦文昭王(西秦)乞伏炽磐继位之后,曾攻伐“强川”与“沓中”两地。由此可以得知,自公元前412年之前的春秋时期,沓中一词就已经出现。而且,在《晋书》中还指出,沓中位于“沙强”之地。

image.png

  据清代的《甘肃通志》载,“沙强”指的就是乞伏炽磐攻伐的“强川”,属于白龙江流域。按照这一段记载来说,“沓中”就在“强川”境内。对于这一说法,《华阳国志》中持有不同意见。该书认为,“强川”即如今的陇南市宕昌县;“沓中”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境,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根据近代的《甘肃省志》载,“沓中”泛指一个地区,位于定西市岷县南部与舟曲县西部的一大片区域。这一指向范围较为宽泛,但在《甘肃古代史》中,对前述的位置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补充。该书载,“沓中”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以东与舟曲县以西之间的一片区域。

image.png

  上述的这几处指向,将“沓中”的位置搞得扑朔迷离,究竟哪一处才是正确呢?近代有关学者,根据史料中提供的信息,多次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确定,《甘肃古代史》中描述的位置与实地相符。迄今为止,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以东和舟曲县以西的这一地区的乡镇中,仍保留有姜维屯守期间修筑的城堡,挖掘的岩洞、地道等完备的防御工事遗迹。

  阴平道;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也就是姜维进驻沓中的第二年,短暂平静的生活被曹魏大军的灭蜀之战打破。当时,曹魏大军兵分五路发起了灭蜀之战。而五路曹魏大军之中,由曹魏名将邓艾指挥的三路大军,直指姜维屯驻的沓中。由此可以看出,曹魏集团对姜维还是非常重视的。不仅分给姜维三路大军,而且,还专门指派姜维的死对头邓艾亲自统兵。

image.png

  姜维数次北伐失利,都是遭到了邓艾的迎头痛击,甚至姜维人生中的转折点“段谷之役”,也是邓艾的杰作。可以说,邓艾就姜维的克星。姜维在沓中遭遇兵败之后,率部退守“剑阁关”,在此处抵住了曹魏的十万大军。然而,邓艾却从阴平道绕过了剑阁关,奇袭绵竹、直逼成都。姜维等人还在与魏军艰苦作战之时,后主刘禅已经成了邓艾的阶下囚,蜀汉集团就此覆灭。

  那么,如此重要的“阴平道”,为什么蜀汉集团没有使用重兵防守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汉末三国时期的阴平道,就是现在所称的“阴平主道”,指的是整个阴平道的上半部分。具体路线为,自临洮县(古狄道县)起,沿白龙江南下,经岷县、宕昌县,穿越沓中后折向东,经陇南市武都区后继续南下至文县(古阴平县)。

image.png

  邓艾绕过“剑阁关”所走的阴平道,就是现在所称的“阴平偏道”,而根据东汉时期的《蜀记》中的记载,阴平偏道是不具备行军能力的。该书载,自阴平过绵竹至成都,有一条山间古道,该道路极其狭窄,且所经区域地势险峻,而又要经过数百里烟瘴丛生的无人区。所以,在这条道路上人迹罕至,多为往来秦蜀之间经商的挑夫们为走近路结伴而行。又由于该道狭窄,挑夫只能左肩挑担而行,中途无法换肩,所以,该道又名“左担道”。

  该道的险峻路况,在明代的《蜀中广记》、《益州记》及《大事记续编》中,都做了相同的记载。由此可以得知,阴平偏道根本不具备数万大军穿越的能力。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蜀汉集团未派重兵防守的原因。而邓艾却恰恰看重了这一点,于是,兵行险招,经此偏道直入蜀汉集团的腹地。

image.png

  据《三国志》及宋代的《方舆胜览》、《读史方舆纪要》和清代的《甘肃通志》、《三国疆域志》等史料中的记载。邓艾当年就是率领数万人,自文县开始,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经青川县、平武县、江油市等地,绕行了千余里,攻陷绵竹、进军成都。

  综上所述,“阴平主道”和“阴平偏道”的结合,即为整条“阴平道”。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阴平道经过近代学者们的补充与考证,已经形成了一条完备的,具有主道、偏道、支道等多个部分组成的,古代蜀道系统的完整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46648

  • 浏览

    759

  • 获赞

    27767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