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司母戊鼎为何被改为后母戊鼎?

2024-11-19 00:26:21 admin

  司母戊鼎为何改称为后母戊鼎?司母什时司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939年初春,戊鼎戊鼎为何为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被改兄弟俩拿着洛阳铲在田地里“淘宝”,一天夜里突然探测到地下好像有硬物,母戊于是司母什时司母兄弟二人决定刨开土看看究竟是什么宝贝,由于月黑风高,戊鼎戊鼎为何为后加上天寒地冻,被改二人挖到天亮都没有完全挖出来。母戊第二天他们叫了40多个村民,司母什时司母连挖了三个晚上,戊鼎戊鼎为何为后终于从土里抬上来一个铜锈斑斑的被改庞然大物,个头和庙里的母戊大铜炉差不多,因此村民叫做“古炉”,司母什时司母但是戊鼎戊鼎为何为后非常沉,这就是被改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后母戊鼎。

image.png

  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9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鼎中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当时正是日本侵华的时期,为了不让宝鼎落入日本人之手,当地村民也是与日本人斗智斗勇,甚至还买了一个赝品青铜器埋在自家院里骗过了伪军和日本人的搜查,最终保住了这一珍贵的国宝。

  抗战胜利后大鼎在首都南京首次展出就轰动了整个南京城。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原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大鼎过于沉重,大鼎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解放军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镇馆之宝。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此后一直叫做司母戊大方鼎,还被写进了历史课本,河南安阳作为宝鼎的老家也在殷墟博物馆放置了一尊复制品,下方写着“司母戊”三个大字。

  然而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而古代的“后”专指皇后,前后的“后”则是现在已经废除的“後”,因此“后母戊”的“后”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学术上的争论无可厚非,但是这给宝鼎的宣传与开展教育带来了麻烦,此后出版的工具书《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

image.png

  但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展示同一件青铜大鼎(殷墟、文字博物馆为复制品)时,出现了不同的称谓。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宝鼎正式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该馆,亮相时鼎前的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经央视播出“司母戊”改为“后母戊”之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争论。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博物馆宝鼎的名字还是“司母戊鼎”。而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它的释名也还是“司母戊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26

  • 浏览

    4

  • 获赞

    5415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