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谜中谜:董卓专权之心竟与弘农王有关

2024-11-18 23:02:32 admin

  对于董卓的国谜飞扬跋扈与恶贯满盈,笔者认为应该辩证的中谜专权之心来看待。董卓这人确实飞扬跋扈,董卓但其恶贯满盈主要还是竟弘体现在其擅自废立皇帝之后。后来的农王他专权之心人人可见,苍天可知。有关那么,国谜董卓是中谜专权之心不是在自己出道早年就希望掌握西汉王朝的大权,即董卓早就有专权之心呢?董卓

  为了方便说明问题,我们需要看一看《三国志·董卓传》中的竟弘相关记载。史书记载是农王最好的证据之一。

  董卓字仲颖,有关陇西临洮人士,国谜是中谜专权之心典型的西北人。

14a30007954f9d807f6c.jpg@100q.jpg

网络配图

  豪侠大方。董卓董卓少时,曾经到羌中游玩,与当地豪杰结为朋友。后来,他回到家,在田野里耕种。当有相交的豪杰朋友来看望自己时,董卓便与他们一起回家,真诚相待,杀耕牛,摆宴席,与朋友相乐。豪杰朋友深感董卓的真诚,便赠送给他千余头牲畜。董卓年轻时就非常有侠气(或者是“哥们义气”)。

  初出茅庐。汉桓帝末年,董卓凭借自己是六郡良家人氏,做了羽林郎。他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擅长骑马射箭。董卓任左军司马时,曾跟从中郎将张奂出征并州,并立下了战功,被征拜做了郎中,被赐缣九千匹。董卓不吝惜所赐植物,与吏士相分。后来,董卓升迁为中郎将,讨伐黄巾军,战败抵罪。韩遂等人西起凉州,再次被任命为中郎将,向西拒抗韩遂。在望垣硖北,董卓被几万羌、胡包围,粮食匮乏。他便假装捕鱼,巧施妙计,以此决堤阻敌。当时,朝廷派六支军队西上陇西。其中,五路大军溃败,独董卓所领军队全员返回。董卓被征拜为前将军,封乡侯,征做并州牧。

  从上面这些史料,我们可以看出董卓早就有专权之心吗?没有,理由有以下三点。

1.jpg

网络配图

  第一点,性格所致。董卓的性格很蛮横。他这人以飞扬跋扈著称,残暴,血腥。在某种意义可以说,董卓没人性。但与此同时,董卓也是一个胸无大志、走一步看一步的人。董卓凶残这一点确实不假,但是他内心有关权力的想法会延伸到西汉皇宫之中吗?董卓这人与刘璋、刘表有一比,都喜欢管好自己的地盘即可。他们天生喜欢安分守己,只要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坑头便可以了,根本不会有其他什么长远性考虑。

  第二点,地方不同。董卓长期在关外居住,不问朝中之事。董卓如果突然返回京城,“麻烦”是第一位的。那么,这个“麻烦”指的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董卓长期居于关外,对西汉中央是人生地不熟。正因为如此,董卓后来进京以后,才会大量招揽人才,例如他巴结吕布与曹操就是最好的例子。只不过吕布与曹操这两个人所作出的选择是有所不同的。吕布选择杀丁原,改投董卓;而曹操选择弃官而逃,不与董卓老贼同流合污。

30135531162.jpg

网络配图

  第三点,旁证相悖。对于上面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旁证。据《献帝纪》记载,董卓与少帝说话。结果,却是少帝口不能言。于是,董卓又与陈留王说话,询问陈留王有关祸乱的始末缘由。陈留王镇定自若,回答流利。董卓顿时内心十分高兴,为此才有了废立皇帝的想法。少帝比较内向。少帝,即后来的弘农王刘辩,在董卓废他之前,还是东汉王朝的皇帝。

  其中,这段话原文的最后一句是,“卓大喜,乃有废立意”。通过这句话,我们又能看出什么玄机呢?在这句话之中,“乃”这个字又举足轻重,说明董卓废立皇帝的导火索是清醒的认识到少帝刘辩不如陈留王刘协。董卓参见少帝与陈留王之后,看到两人的表现,才开始有废立的想法。笔者认为董卓不是早就有专权之心的,他“废立”的想法真正开始形成于他参见之后。国家本就衰败,如果再让呆若木鸡的刘辩继续当国君,那还不等于直接把东汉王朝推向万丈悬崖吗?想到此,董卓开始形成且同时坚定了废立皇帝的想法。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废立帝王之后,会管不住自己,进而导致自己成为一代专权的枭雄。所以,董卓专权之心的有无与少帝有直接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5

  • 浏览

    44991

  • 获赞

    4695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