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文坛的一根救命稻草?

2024-11-19 00:53:07 admin

  一不小心,文坛莫言真就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了。根稻草这对于一百多年来干着急却总不能如愿的救命国人来说,真是文坛大喜过望,又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根稻草

  一时间,救命这文坛里外可就热闹起来了——浮躁的文坛人流发疯似地扑向山东高密,扑向那个衍生《红高粱》故事的根稻草小村子,去围堵莫言,救命说不定能在那里找到一个获奖配方。文坛莫言所有的根稻草作品在书店里热销,贺信贺电纷至沓来,救命莫言的文坛手机死机!高密的根稻草莫言文学馆积极筹备紧急扩建,以“弘扬莫言的救命文化精神”;山东邮政及时推出莫言获奖纪念邮戳;旅游部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开发“莫言故居”;语文出版社紧急决定,把莫言作品《透明的胡萝卜》编入高中学生读本……

  就这么乱,中国特色的乱!

  莫言就这样一下子红得发了紫。可是,也就是前不久,人们听得更多的,却是对莫言的一片骂声:有著名批评家批评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缺乏难度,既没新质又无挑战,过于高产,写得太快;有人说小说《丰乳肥臀》是流氓小说,煽情弄色,低俗不堪;有人说莫言所有的作品里过分渲染的是暴力色情和民族的苦难,这也是改编后的电影《红高粱》获得金熊奖的原因;去年,莫言小说《蛙》获得当年的茅盾文学奖,《文学报》曾发表长篇大论,从作品的主题、艺术、语言、人物等诸方面,乃至获奖感言一棍子打死,给与全盘否定,着实令人吃惊。还有人说,作为一个作家,莫言不该去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该去溜须政治……莫言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艰难地咽气吞声地创作。也正应了他的笔名:莫言,讷于言而敏于行。

  再审视一下当下的文坛。我们曾经仰慕的作家大人们,还有多少人在下乡采风、潜心创作?在自我重复、彼此重复、缺乏创造的所谓创作中,他们糊弄社会,糊弄读者,糊弄着一个岌岌可危的文坛,也在糊弄国家的薪俸。几十年了,除了混混韩寒郭敬明,除了那些用身体写作的浪女子们,大家还有几多收获?一些自以为功成名就的老作家们,有的去神侃《红楼梦》,有的去经营影视城,有的忙着满世界题词弄字,有的钻研了气功穴道,有的搞起了古房子维修,有的整天徜徉古董市场,都变鉴赏家了……名气越来越大,却就是不怎么想写东西!再说读者,在日益浮躁的世风下早已失却了原有的耐心,又怎么能去买这个浮躁文坛里浮躁作家们浮躁作品的账呢?于是乎,文坛几近酒坛,文学早成鸡肋,文学刊濒临倒闭关张,文学社团寥若晨星……正如一位批评家自嘲:文学将死,文坛将全面失守。

  莫言获奖,是莫言个人的事,与时下的文坛没多少关联。目前莫名的“莫言热”、“文学热”背后,人们更看重的可能是名利与噱头,是跟风与起哄,与文学本身无关。想要用一个莫言、用一个诺贝尔奖做一根救命稻草,去拯救乌七八糟、病入膏肓的中国文坛,那简直就是个玩笑。

责任编辑:hdwmn_zhj

友链


  • 文章

    282

  • 浏览

    55833

  • 获赞

    27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